本文轉貼自PTT
台灣最大的本土社群網站
分享這篇文章到Facebook、Google+或噗浪!
作者
wsoar (JcWax)
看板
Finance
標題
[閒聊] 外商銀+四大會計師+國外碩士等生涯感想
時間
Sun Sep 29 17:47:01 2013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
一年多以前我曾經請版主代po過一篇心得,在9139
由於目前職涯有點小進階,為了預防前一篇有些想法殘害鄉民
所以想說來update一下,也讓新進金融業的朋友有些參考資訊
首先還是聲明金融業圈子小,大家看看就算請不要分享
我的經歷:
大學: 公館大財金系
退伍後0~1年:某四大事務所金融組
1-2年: 決不睡銀行後台小喳喳
2-3年: 英國洗學歷型1年碩士
3- : 港滬地方智慧銀行儲備主管
以下心得
第一: 到底會計師事務所好還是銀行好?
大抵說會計師事務所好的,論點就是「待個幾年企業搶著要」和「以後穩定高薪」
這個想法有幾項隱含假設,我覺得應該被點出來
其一,會計事務所待不久,會累得想走。
其二,所學到到東西讓你往後「只能」再去企業會計或財務部門
那這樣為什麼會好? 其實原因不在期望值而在第二次轉職的變動數
以下可以說明:
事務所如果拚不到會計師的職涯=30K查帳員2年->40K資深查帳員2年->50K企業財會20年
銀行(外商)的職涯=40K基層5年->45K資深基層20年 (功力不足)
或40K基層->100K+高階從此過著幸福快樂日子 (內功深厚)
30K - 50K 有20K的增幅,這是所謂「以後高薪」
但是如果你是屬於有點抱負和野心,我是建議去外商銀行練功
否則也不必去四大,去當公務員就好
台灣人有種病:
努力做沒有附加價值的事,然後加一點點薪水變穩定
vs
拚死拚活為自己的人生努力,然後可能成功或失敗,可能遺憾但絕不後悔
前者會被視為苦盡甘來,是有好好規劃人生
後者呢?是萬中選一的有德者,但絕對不要是我
看你如果人生不盡如意,最後是想要遺憾還是後悔,你就能決定去四大或銀行了
第二: 外商好還是本土好
我想,我還是把9139篇的說法改一下,如果你很會politics,非常服膺人是一切之本
那去本土。
如果你的哲學性強烈,邏輯清晰,任何事都有左右光譜觀念,那去外商。
拿最近的半澤直樹那種情形來說,一旦出事了,本土或日商習慣究責
外商習慣問問題出在哪裡,請不要誤會,這二種模式都能解決問題
但是在外商真的要究責,搞到最後會一串粽子沒完沒了
因為事情切得很細,程序非常標準化,就事論事會比較方便
第三: 到底外商福利薪水好的原因是甚麼?
因為是儲備主管,老是被問薪水免不了
(btw大致版上針對新人的價碼猜測都很準,對老人的都不準)
也有本土的銀行中階主管非常驚訝於我的薪水跟他/她差不多
其實道理是相通的,我問他們如果出事了,你們怎麼解決?
本土由於首重人與politics,所以出事的解決方案就是再多一個人兩隻眼睛
降低風險的機率
外商呢? 由於績效壓力沉重,我們想得是怎麼少一個人,讓電腦取代會出錯的眼球
所以原因很簡單,賺錢的事少一點人做,每人單價就可以提高
這與日商/本土商思維不同: 賺錢的事讓多一點人做,這樣人人有得分
證明方式很簡單,如果你家附近同時有本土銀行分行和外商分行
走進去觀察一下作業模式、辦事人數就知道了
台灣人的另一種病:
當你拿得少,但是大家一樣少;合群才是上策
第四: 怎樣進得去外商金融機構並生活愉快?
我想我能提出的大概八九不離十,但是很多我也承認出於偏見(含我的和銀行自己的)
以下這些大家就純當參考用就好,有些真的是我所觀察很潛很潛的規則
1. 國外經驗,不然至少你英文不能太糟
(具體: 至少TOEIC800以上"程度",不過你拿多益成績出來沒甚麼用)
2. Excel至少要會vlookup,indirect,樞紐分析這些
(如果你看不懂以上這些是甚麼,我建議...還是了解一下吧)
會寫巨集更佳
3. Ownership: 盡量要有我是owner的觀念,一件任務交給你,做好是不夠的
你至少要可慮到你在履歷表能問心無愧寫上「這件事我負責」
4. 把起承轉合法改成破題法:
寫報告或想事情都是,最重要的事/字往前放
不要像公務員公文一樣,廢話連篇重點在中間自己找,浪費時間
5. Report / Communicate / Escalate:
任何事多講比不講好,壞事更要講,重點是讓整個團隊都知道事情全貌
慢慢建立名譽,久而久之大家就都知道你很厲害了
以上共勉之
--
※ 發信站: 批踢踢實業坊(ptt.cc)
◆ From: 123.192.223.47
※ 編輯: wsoar 來自: 123.192.223.47 (09/29 17:49)
推
sn245763
:讚
09/29 18:09
推
lanyanchi
:謝謝分享
09/29 18:15
推
forever79
:感謝分享
09/29 18:22
推
Fate0108
:好文
09/29 18:30
推
pandafish
:讚!!感謝分享
09/29 18:34
推
thebanana
:GOOD SHARE!
09/29 18:50
推
juven030129
:先謝分享,但四大薪資那段是績效不好的價碼吧,跟我認
09/29 18:56
→
juven030129
:知的有點差距,同學待滿一年33k跳40k,再待一年變48k,
09/29 18:56
→
juven030129
:未含加班,當然論月薪以外的獎金等,銀行應該贏不少
09/29 18:56
推
satelliter
:分享的不錯,不過還是有點主觀,要不要畢業後下部隊幾年
09/29 19:20
→
satelliter
:再下結論?而且近幾年外商一家比一家..兩邊都做過再比較
09/29 19:22
推
domojoy
:好文!感謝分享!
09/29 19:24
→
satelliter
:還有臺灣的外商絕對politics(指中階以上),且無人情味
09/29 19:25
→
satelliter
:MA or MT不懂politics真的會很慘,外商高層手段更厲害
09/29 19:26
→
satelliter
:原po真的不要太天真,臺灣只是外商想要榨錢的點
09/29 19:31
推
hauteur
:感謝分享,事務所真的很累待不久,這個月才剛離開,不過四
09/29 19:51
→
hauteur
:大薪資就個人實際經驗會再高一些,辛苦總是有些報酬的
09/29 19:52
推
shi21
:推
09/29 20:45
推
drajan
:politics應該是哪裡都會有 特別是人人都想往上爬的環境
09/29 21:37
推
volt27
:
09/29 22:49
推
chonfan
:好文~感謝分享
09/30 01:08
推
johnny0399
:推
09/30 01:24
推
goshfju
:水
09/30 01:29
推
Tenging
:感謝分享
09/30 02:23
推
geniussilly
:推~ 四大起薪印象中35k 碩士+2k
09/30 03:37
→
geniussilly
:CPA好像再加2.3K
09/30 03:38
→
geniussilly
:呃 碩士好像不只 忘了XD
09/30 03:38
推
happycorner
:good
09/30 04:45
推
simonno1
:謝分享
09/30 09:02
推
fray1305
:強大
09/30 11:08
推
salmon780510
:好文推
09/30 12:50
→
dc91
:覺得外商銀行在台灣已經本土化了 外商以及本土的差異性並沒有
09/30 15:43
→
dc91
:文中所述的如此巨大 只能給箭頭
09/30 15:43
推
ge1003
:好文 推
09/30 18:58
→
nightperson
:與dc91大論點一樣,感謝原PO熱心分享,但原PO把本土都
09/30 23:08
→
nightperson
:都想成官股銀行了,現在很多本土民營體制跟外商在台灣
09/30 23:10
→
nightperson
:的分行體制很相似,而且就現實所知以待滿兩年的MA,
09/30 23:11
→
nightperson
:本土民營龍頭待遇不見得較差
09/30 23:11
推
ckgodboy
: 民營龍頭是 中信?!
09/30 23:35
推
vr60267
:感謝分享,但把四大薪水講低了,碩士進去37000,每年調薪
09/30 23:39
→
vr60267
:10%,增幅很大,待得住的報酬其實很可觀
09/30 23:41
推
beyondthee
:高手 推!!
10/01 00:26
----本文使用PCMAN+BBI轉貼----
※ 新版PCMAN開放測試中,新增功能:
自動登入PTT
PTT全文搜尋
分享PTT文章到Facebook、噗浪與Google+
預覽影片與圖片
用PCMAN+BBI連回
PTT原文